<strong id="mfdc3"></strong><strong id="mfdc3"><pre id="mfdc3"></pre></strong>
<th id="mfdc3"></th>

    1. <tbody id="mfdc3"></tbody>

        電信業下一個民資引爆點 駐地網“鐵塔公司”起跑 ———— 2020-09-23 ————

        【通信產業報訊】(2014年9月1日 記者 林紫玉)民資進入電信業的引爆點,在移動業務轉售業務之后,很可能就是駐地網市場的開放了。

          用戶駐地網也叫“最后一公里”,是指從用戶駐地業務集中點到用戶終端之間的傳輸及線路等相關設施,前接電信運營商,后連消費者,位置很重要。一旦用戶駐地網被某一個基礎運營商先入占有,其他運營商再想進入,實現不重復建設、用戶自由選擇幾乎是不可能的。

          從政策層面,2012年工信部《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中鼓勵和引導的重點領域即包含駐地網市場。2013年住建部與工信部聯合下文要求新建小區必須實現光纖到戶、多家運營商平等接入,同時納入驗收。

          從市場層面,“寬帶中國”戰略實施一年,三大運營商在光纖接入的投入和競爭上,卻有所放緩,這與成本、實裝率、重復建設以及投資向4G轉移有著密切的關系。轉移最后一公里的建設成本,專心最好服務,是運營商很明確的需求。

          近期成立的針對移動通信網的“鐵搭公司”,可以看做是電信業改革外部突破點的案例,其核心意義就在于避免了重復建設。在駐地網市場,這樣的模式已經悄然啟動了。不同的是,駐地網“鐵塔公司”,完全由第三方民企運營,通過收入分成的商業模式,獲得多贏。

          用戶自由選擇成突破點

          “市中心這幾棟最高、最新、設施最齊全的樓宇里面的光纖入戶工程,都是我們建設、然后開放給三大運營商,實現平等接入,用戶自由選擇?!眱让晒沤鹛锟萍脊煞萦邢薰緞撌既撕加陆榻B說。

          2010年,金田科技承接了呼和浩特萬達廣場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這是其第一個項目,同時也是內蒙古首個實現多家運營商接入的項目。項目竣工之后,內蒙古建委、通管局領導都曾前來視察,對于這種模式給與了很高的評價。此后,政府的全部公租房項目及建委直管項目均采取并實現了上述模式。

          2011年之后,“不重復建設、運營商平等接入、用戶自由選擇”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亦被地產開發商所接受。目前,呼市新建樓盤80%的項目均采取了此模式,其中一個主打“科技生活”的住宅樓盤甚至把“三家寬帶任選”作為賣點寫入了宣傳冊。

          “我是剛剛搬進這個小區的,來辦理寬帶,聽說能夠選擇多家運營商的服務,真的還挺吃驚的,不像以前的小區,網速再慢、服務再不好也不能更換”。來金田科技營業廳辦理業務的李先生如是說。

          隨著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政策的逐步推行,金田科技商業模式一時間炙手可熱。2013年,金田科技在內蒙古承接了超過100個項目,覆蓋用戶達到20余萬。

          民企成運營商“強援”

          “避免重復投資和轉移沉默成本”,是金田科技這種民營駐地網“鐵塔公司”模式被運營商認可的根本原因。

          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曾分析FTTH CAPEX模型:OLT、ONU成本占49%,ODN無源設備占23.8%,人工成本占27.2%。但如果考慮到FTTH初期實裝率低的因素,后二者的成本甚至可能達到70%。

          在金田科技與運營商合作的模式中,運營商可以為小區建設節省許多無效成本,可以規避因實裝率低帶來的資源閑置問題,“而且后期的運維成本,也是我們來出?!焙加陆忉專骸坝绕涫蔷S護,也是后期運營成本的大頭。在與運營商簽署的合作框架協議中,嚴格要求了服務規范及時限,如果因為維護導致業務延誤等問題,我們還需要對運營商進行賠償。目前我公司裝機、維護時效、用戶滿意度均優于運營商平均水平”。

          有了這些市場化基礎,金田科技得以在與運營商的合作中分成寬帶收入。“通過引入多家運營商提高寬帶實裝率,同時實現規?;ㄔO,攤薄了成本?!焙加赂嬖V記者:“隨著城建樓盤逐漸開始入住,我們公司也在今年實現收支平衡,明年樓盤的入住數量會翻幾倍,公司盈利能力也將大幅上升?!?/span>

          民營資本進入駐地網市場已在全國多地復制。

          8月11日,黑龍江通信管理局引入44家民企開展駐地網試驗業務,引進民資參與駐地網建設和改造的總金額達1.3億元。黑龍江通信管局稱:“第三方企業參與FTTH升級改造,基礎電信運營商與第三方企業按比例進行分成的方式,加快了光纖改造速度,有效緩解了基礎電信企業光纖化改造成本不足的局面?!?/span>

          目前,黑龍江主要在農村、新建樓宇引入民資。比如,2014年以來,哈爾濱聯通與民企合作建設了260個村屯,新增寬帶用戶1100戶;哈爾濱電信與民企合作覆蓋新建小區93個,覆蓋用戶12萬。

          上海、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經歷了從共建共享、開發商承建的不同階段,最近也在積極引入專業的第三方公司模式,“這樣可以避免只建設不維護的問題?!苯K管局一位人士表示。

          民資空間巨大

          從未來看,民資在寬帶進程中發揮的作用會越來越大,緊迫性高的一些地區,已經開始了各種探索與實踐,最終都向著民資開放的目標行進。

          上海是國內FTTH發展最早、最快的城市,同時,上海也是新建樓宇駐地網共建共享、公平接入的發源地。早在2011年,上海市就出臺新建住宅光纖入戶標準,新建住宅由三家運營商共同出資建設。同時,上海市成立了國內首家第三方專業維護公司——上海市建筑通信網絡有限公司,負責新建住宅的光纖入戶的維護工作。不過這種模式沒有民營資本的介入,其執行主要依賴于運營商之間的協商,市場化不足,所以公平接入并非盡如人意。

          上海模式全國獨此一家。而其他省份的駐地網建設方式則主要取決于當地監管機構的態度。

          比如,黑龍江通信管理局的做法主要是“完善配套機制、不過多干預市場,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如果黑龍江管局能夠維持這種狀態,駐地網市場對于規模經濟的訴求同樣會催生一家類似于金田科技的第三方駐地網建設公司。

          而在江蘇省,駐地網開放模式又有不同。多年以來,江蘇省通信管局一直在與建設廳、城市規劃建設中心頻繁溝通通信基礎設施配套問題,在光纖入戶國標出臺之后,管局強勢監管其中大部分環節。一位江蘇電信高層告訴記者:“我們這里所有新建住宅的光纖入戶工程均由開發商完成,然后免費向所有運營商開放。紅線內設施所有權歸用戶?!辈贿^,由于所有權歸業主所有,光纖維護則成了江蘇模式的一塊心病。

          值得一提的是,在農村地區,江蘇運營商同樣選擇了借助民企的方式發展業務。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大量老舊小區用戶依然面臨著光纖改造難、沒有選擇權等問題。如果監管部門能夠逐漸完善既有建筑的配套機制,民營企業的發揮空間會越來越大。

         


        最新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日本二区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不卡在线,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福利视频
        <strong id="mfdc3"></strong><strong id="mfdc3"><pre id="mfdc3"></pre></strong>
        <th id="mfdc3"></th>

        1. <tbody id="mfdc3"></tbody>